当前位置: 首页 电视剧 师任堂:光的日记

师任堂:光的日记

评分:
6.0 还行

分类:电视剧 韩国 2017

简介: 在《师任堂》中,李英爱将化身朝鲜王朝时期著名女书画家、文学家、诗人“申师任堂”,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师任堂:光的日记她的一生之三 天意难测分集剧情

谢绝转载谢绝引用注明豆瓣抓取者均为非法转载师任堂光的日记她的一生第三篇天意难测在做出这么多铺陈和解释之后,终于来到这里。以日记记录的内容来看,少女师任堂与李岒的相遇确实难忘,若能成其因缘,该是一段世间佳话,只可惜命运总是诡秘多变,不到最后一刻,不可能露出真容,师任堂与李岒无法实现的爱情就是一例。最初相见,本是顽皮活泼的少女师任堂为看画,解下裙子翻墙而过,巧遇逃出屋外,不肯读书,酷爱画画的宗室子弟李岒。没曾想帮工的大妈扔下书本和画笔等物件都被师任堂接到,唯独丢下的这条裙子,却落到了李岒脸上。当襦裙飘然而落,少年的心也随之牵动,在他眼前的少女是如此窘迫又美丽,脸色微红的样子让她的神情更加吸引人,微风轻起,情生意动。一眼之下,年少的李岒已然心有所属。此处截图,这是史剧中极为难得的一见钟情场面。为了跟这个女孩子认识,李岒甚至高举裙子,就是不让她拿到,没想到最后还是被聪明的姑娘拿走又跑掉,还好落下的那本画册让他有空翻看,这才明白他遇到了一个与自己一样,痴迷作画的人,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名有才能,心气高的世家女子。实际上,初面就已经在说明李岒与师任堂爱情的起因,原是因为男方被师任堂的美貌所吸引,心有所动,跟着又从画册中窥见这名美貌少女的才气,不由得为之心折,想要亲近。经老管家提醒,方才得知村里唯有申进士家的次女才有这样的痴迷和美貌。当然,老管家说的不止这一件事:进士家的女儿为什么会翻墙?当然是痴迷作画,为画而来,少女师任堂翻墙寻的画就是金刚山图。此处标记徐智允寻找金刚山图的重要线索:最初古画《金刚山图》是由李岒赠给少女师任堂做临摹学习所用。对照二十年后中年师任堂领着孩子们归乡扫墓探亲的相关细节来看,由于徐智允与后辈解读的是两本不同的日记,各自叙述,各自描绘,因此在古代故事中,本剧采用的是双线叙事的手法说明师任堂与李岒的不同生活轨迹:在李岒的笔记中,记录的是最初他与师任堂相识相知相爱的全过程,以及二十年后二人再度相遇,有过来往的种种事迹和心路历程;而师任堂的笔记中记录的则是二十年后她为分家产,归乡祭祀当时记录的琐事以及对往事的追忆,其中有不少细节描述,说明了当时一些不为人知的事件起因,经过与结果,与历史记录都可对应,当然,日记中还有之后搬家去都城汉阳以后发生各种麻烦的相关记录。两厢对照,当然可以找出师任堂的生活轨迹,也能厘清《金刚山图》的去向线索。因此,在读出一部分记录时,寻画心切的徐智允甚至与后辈一同来到师任堂故居找寻,希望能发现在夹墙里贴着的金刚山图,但却无功而返,可见,随着记录事件的深入,还有可能发生更多意想不到的事。不过,徐智允与她的后辈韩尚贤在解读日记过程中发现的可不仅仅是金刚山图的线索这么简单,还从中发现了另一段鲜为人知的感情:少女师任堂与李岒那段无法实现的爱情。少女师任堂与宗室子弟李岒原本是佳偶天成,情投意合的一对璧人,从当时申氏家门长辈的态度来看,家长对倾慕自己女儿的这位宗室子弟还算满意,没有过多挑剔,也未苛责,可见对他们的婚事采取乐观其成的态度,尤其是李岒自行跑来递交婚书的急切态度,让人忍俊不禁之余也对他的诚意有了更多了解,就师任堂的母亲来看,这位男子无论从样貌,长相还是家世而言,都无甚可挑剔之处,后来对他说的那句:-可是,成婚都有应该有流程和秩序,要按照规矩来。这样的话,原是为了摆明女方家长对子女婚事的慎重态度,要表明自家女儿矜贵无比的身份,也是欺他家族无人为他做主而有的派头,不过,李岒所在的家门当真无人为他做主吗?从他个人的话来看,并非如此,最初青年李岒对申氏家门的长辈并无欺瞒之意,说的也都是实话,他说:-您也知道,我的家门之内并无祖父或是父亲来为我写下婚书,我原想打算请求殿下为我写就,可是殿下说,他可不是为我写婚书的人,就拒绝我了。听到这话,申氏夫妇相互对看一眼,交换了一下眼色,也就没再在婚书的问题上为难李岒,可见,当时家长已经认可李岒自行递交婚书这件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殿下说不是写婚书的人?若是李岒没有说谎,那就说明王室真正的大家长中宗李怿已经出面了,虽然作为一国之君,为族弟写婚书颇为不便,但也已知晓此事,并做了安排,是他让族弟李岒自行写了婚书前来婚谈。若在婚事撰写人这件事上过多为难前来婚谈的人,显然不妥,因此女方家长也就不再多做询问,彼此沉默对望,算作这件事已经接纳,李岒转达君主意见,也从侧面给申氏家门的人们提了醒:不要小瞧李岒。虽然坊间传言李岒的祖父龟城君李浚有罪被害,但就冲王室仍然保留李浚的骨血,虽出身微贱,但仍悉心栽培,甚至特意给了封号,并收入族谱,安置在宗室子弟所住之处,就能说明君主的意思还是想要眷顾李浚这一支血脉,并未打算将他们这一房赶尽杀绝,对这一系的宗室子弟还是多加留意才好,切勿怠慢。师任堂待嫁时那段无法实现的爱情,也正是提问集中之处。这里专门解答热心观众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我就不懂,那个李谦(李岒)不是递婚书了么,那就是说国王都同意,怎么最后还把师任堂她爸给杀了,还是派王身边的大内侍卫去杀的,说什么就是不给他俩结婚了呢?”在说明师任堂婚事破局的缘故之前,先要解释两个问题:其一就是王室的大家长中宗李怿对族弟李岒婚事的微妙态度。国王并非不想帮忙促成婚事,而是对族弟李岒另有任用,再者作为君主,实在不便出面,于是打算暗地里帮忙,这才是中宗李怿并未下旨摆驾,大张旗鼓前来申家,而是趁着避接出游,以打猎为借口跑来村里,作为过路书生,特意住在申家,为的就是为族弟把关,顺便查探一下准新娘家的基本情况,说白了就是国王对族里的堂弟究竟找了什么样的女子,也很好奇。前一个理由是出于君主用人的考虑,而后一个理由则是出于人之常情:作为兄长,作为族长,既然都不能名正言顺的来了,难道还不能悄悄前来看看新娘和所在家门究竟什么水准,当然要看,而且要仔细审查。所以,这就是国王在看过师任堂所在的申氏家门有名士之风,乐善好施,慷慨待人,哪怕路过之人都悉心招待,并无轻视之意,又专门关注过师任堂认真临摹金刚山图的专心模样,这名少女还在苦恼如何为女子谏言的情态之后,已经悟出李岒的心上人,就是那位申家的师任堂确有品味,水准非常人所能及,且精通绘画和音律,与族弟看来志趣相投,确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暗地里帮忙,塞给李岒一块罕有的龙媒墨,要他当做礼物送给准新娘,一来是为表达诚意,二来则是为凸显男方水准,将一众追求师任堂的男子都比了下去。那么,送出龙媒墨究竟出于何意?龙媒墨虽然出自明朝皇室所用物品,自当是贡品下赐,最有可能是每年明朝皇家赐给朝鲜王室物品中的一件。既然御用物品龙媒墨由朝鲜国的国王下赐给了自己的族弟李怿,要他赠给待嫁的新娘师任堂,寓意不仅是身为王室大家长,身为族兄,对两人婚事的祝福,也是委婉地表明赐婚之意:龙媒墨龙媒墨,以龙为媒,以墨为聘。可见,中宗李怿虽然拒绝为族弟写婚书,但还是隐秘地出面说媒赠了聘礼,表达了对这桩婚事的赞许和促成之意,而且聘礼雅致盎然,尊荣无比,这是对少女师任堂和她所在申氏家门无上的礼遇。剧情发展到这里,还仍是佳偶天成的好光景,但从下赐墨宝之后,情况就有所改变。这原是因为中宗李怿认出了师任堂的父亲申命和就是当年赵光祖谋反事件的脱离者之一,忆起当年申命和在赵光祖面前舌战群儒,为王上力争道理,拂袖而去的情形,于是大为感动,赐了一首诗并署名,意在提点受赐之人,表达想要启用之意:哀此下民丧天彝乙亥逐客心断绝国无人莫我知亏予欎独壹其谁语李怿这里特别需要解释的是两个不常用的汉字:彝,读音为(yí),在这里解释为法度,常规。欎,读音为(yù),同“鬱”,鬱是说忧郁,伤感。如此看来,整首诗的意思就比较容易理解,意为:哀叹底层百姓失去了王家法度和常规,乙亥年驱逐士林文人,(我的)心意已然断绝。朝鲜国中没人如我这样知道亏欠,我伤心地独自一人难受都不知该跟谁去说。诗词在剧中硬字幕虽有解释,但还有不少观众不能理解,纷纷发问,这也是解释婚事破局需要厘清的另一个问题:师任堂与其家族身处的时代背景。此处需要专门说明的人物是出现在中宗李怿回忆里的另一位历史人物:赵光祖。在史剧【大长今】当中,就曾经出现过此人,被称为:赵静庵大人,后来又被称为:静庵赵光祖,只不过其人未曾露面,只闻其名,害得徐长今与她亦师亦母的老师韩尚宫蒙冤受屈,被严刑拷打后屈打成招,并流放海岛,韩尚宫还在流放途中病故,这件事成为徐长今心中永远的痛。赵光祖究竟是何人,会引起如此波澜?那还得从乙亥逐客这话说起。在古代朝鲜李氏王朝的列王当中,共有四位篡位君主,在这其中,中宗李怿是最为名正言顺,且不为本意为王之人,他身为成宗大王嫡长子,后来被勋旧派功臣拥立为王,于是处理朝政事务颇受挟制,为巩固王权,李怿重用了士林首领赵光祖,静庵就是赵光祖的别号。赵光祖虽然重振朝政,实行新政,然而触及勋旧派的利益,犯了众怒,于是众人施压,非要国王将赵光祖罢职不可。赵光祖史剧【大长今】中出现赵光祖的名字,是在说赵光祖被赐死之事的由来:御膳房宫女众人跟随国王出巡休养,韩尚宫为照顾君主的身体健康,精心挑选制作了喝过硫磺矿泉水的鸭子呈上,岂料国王食用硫磺鸭子之后竟然昏倒。国王巡视之处靠近赵光祖被贬谪的地方,于是勋旧派重臣拿此事大做文章,要罪责赵光祖,将涉案的一干人等全部缉拿过堂,严刑逼问,非要涉案人员承认是受赵光祖指示,才会送上硫磺鸭子,想要毒害君主。最终结果是一行人全部屈打成招,赵光祖被赐死。但在本剧当中,说的却是另一种可能性:中宗之所以对赵光祖态度大变,原是因为察觉到此人确有聚众谋反之意。剧中所述中宗李怿的回忆就是解释之后发生种种事由的根源所在:君主与侍卫深夜来到赵光祖住处,没曾想却在门外旁听了一场众人建议要对国王采取措施的讨论,大为震怒,但席间却有人特地为维护国王进言,一言不合即离席,拂袖而去,此人就是师任堂的生父申命和。那么,在历史上中宗李怿究竟有无针对士林群儒采取过种种措施?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录解答:以下引用중종실록37권,중종14년12월25일乙酉5번째기사1519년명정덕(正德)14년○传曰:"韩忠与赵光祖、金凈、金湜、金絿、尹自任、奇遵、朴世熹、朴熏等,交相朋比,附己者进之,异己者斥之,声势相倚,盘据权要,引诱后进,诡激成习,使国论顚倒,朝政日非,在朝之臣,畏其势焰,莫敢开口。其以此,命禁府讯鞫。"引用完意思是说:中宗实录37卷,中宗14年12月16日丙子第2条记录1519年正德14年(中宗)传旨说:“韩忠与赵光祖、金净、金湜、金絿等人,朋比为奸,依附自己的人就提拔,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就斥责,互相倚靠,占据重要位置,引诱后来为官者,诡异激变成为风气,使得国政论理颠倒,朝政变样,朝中大臣,畏惧他们的权势气焰,都不敢开口。因为这样的表现,下令义禁府讯问推鞫。”这是赵光祖事发之后,中宗李怿下令特意针对某些为官者,某个人群采取相关措施的专门记录,名单清楚,被处罚各人均有实名。可见,剧中所述的情况完全有可能发生。若是对照本剧相关剧情而言,这就是中宗李怿对赵光祖聚众商议谋反之事以后所采取的拉清单措施,被君主下令要严办的儒生,均为当晚参与赵光祖聚众议事,又未有当面维护国王的人。那么,为什么在赐诗之后,中宗李怿察觉到勋旧派派人追杀写诗之人以后,为什么又会慌乱当中下令灭口?对照剧情相关细节可知,众人称呼尹殷輔为“领相大人”,领相是领议政的别称,可见尹殷輔就是当朝领议政,既然诗词的事被勋旧派知晓,有可能再度引起功臣们对士林派众人的屠戮,再起血雨腥风,为保全自己,也为避免不必要的杀戮,将受赐之人全部灭口,也是出于自保和救人的意图。除此之外,也与此人既懦弱又犹豫寡断,反复无常的个性有关。以下引用【朝鲜王朝实录】相关记录继续解释相关问题:以下引用중종실록37권,중종14년12월16일丙子2번째기사1519년명정덕(正德)14년○传曰:"顷者赵光祖、金凈、金湜、金絿、尹自任、奇遵、朴世熹、朴熏等,交相朋比,附己者进之,异己者斥之,声势相倚,盘据权要,引诱后进,诡激成习,使国论顚倒,朝政日非,在朝之臣,畏其势焰,莫敢开口,其罪大矣。论王法则固当按律治罪,而特从末减,或安置、付处。大抵罪有大小,而罚无轻重。一科罪之,有违于法,故与大臣商论轻重,光祖则赐死,金凈、金湜、金絿则絶岛安置,尹自任、奇遵、朴世熹、朴熏则极边安置。"【史臣曰:"台谏论光祖之徒,如水益深,日发其所未发,以至赐死焉。上自卽位之后,台谏论人之罪,或欲从苛峻,上必留难平反,未尝以己意诛杀者。今者台谏,亦于光祖,无加罪之请,而忽有是敎,无乃揣知时议之所在而至此乎?前日之昵侍左右,三接宠遇,情意如父子至亲之无所间者,而一朝变起,严治不饶,今杀之,又出于宸断,无少怜惜矜恻之心,与前日眷注宠待,如出二君焉。"】【又曰:"光祖之死,郑光弼最伤念不弛,虽南衮,亦甚嗟焉。成世昌梦光祖如平生,作诗与世昌曰:‘日落天如墨,山深谷似云。君臣千载义,怊怅一孤坟。’闻者莫不怜之,至有潜下泪者。然时议或以世昌之轻播,为不可。光祖,温雅从容,在谪虽厮役,皆待以诚,且未尝有愤憾之语,人皆敬而爱之。及义禁府都事柳渰,将赐死之命而至,光祖诣渰自谓曰:‘吾固罪人也。’坐于地,因问曰:‘但有赐死之命,而无赐死之文乎?’渰以小纸所录示之,光祖曰:‘吾曾在大夫之列,今至赐死,岂但为一小纸,付都事为信,而令杀之乎?若非都事之言,似乎不可信也。’盖以渰为必不欺也。光祖之意,疑上之所不知,而嫉光祖者,从中有制也。因问谁为政丞,沈贞今为何官,渰言之以实,光祖曰:‘然则吾之死无疑。’盖以嫉己者,皆在当路,必杀无疑也。又问曰:‘朝廷以吾辈为何如?’渰曰:‘似有以王莽事为言者。’光祖笑曰:‘莽则为私者也。有命死之,而尙延良久,无乃不可乎?然死不出是日,则何如?吾欲修书,送于家,且有分付措处之事,竢处置毕而死何如?’渰许之。光祖遽入,从容修书尽意,又书其怀曰:‘爱君如爱父,忧国如忧家。白日临下土,昭昭照丹衷。’且属所率人曰:‘吾死棺宜薄,毋令重厚。远路难归。’屡从窓隙窥外,盖察变也。修书分付毕,遂引重烧毒酒,多飮乃死。闻者无不泣下。初至绫城,县倅送官僮数人,令供洒扫之役,及将死,各致殷懃焉。且召主人曰:‘吾寓汝舍,竟欲有报,而报则未矣,反使汝见凶变,而有污于汝舍,虽死犹有恨焉。’僮与主人,悲不自胜,泣下沾襟,久不食肉,至今言及光祖,则便下泪焉。"】【又曰:"时之为言论者,有定议,不复为异同,然或有为平反之论者,沈贞辈亦示不为已甚,似无苛峻之议,而阿附者希旨争攘臂,日出新议,必至于杀光祖而乃已。如赵琛,在光祖等未败时,虽不相许,亦无所轧,及其为正言,论治如仇家,摘疪觅瑕,而中陷者,虽贞等,亦以为太甚。然以此得阶扬显之路。初庆世仁,僦舍与琛为邻,琛知世仁为时流所推重,遂纳交得其欢心。世仁亦甘于厚己,尝右琛延誉,几于发迹,俄有此变。其反复无状如此。"】【又曰:"庸谨为兵使,刑简令信,军民畏慕,庆兴年饥,除营供赈饥,使不流离。"】引用完意思是说:中宗实录37卷,中宗14年12月25日乙酉第5条记录1519年正德14年(中宗)传旨说:“韩忠与赵光祖、金净、金湜、金絿等人,朋比为奸,依附自己的人就提拔,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就斥责,互相倚靠,占据重要位置,引诱后来为官者,诡异激变成为风气,使得国政论理颠倒,朝政变样,朝中大臣,畏惧他们的权势气焰,都不敢开口,他们的罪行大了啊。论及王权法治实施应当按律例治罪,但是特地从轻发落,有的安置,有的处置。大抵是罪行有分大小,但责罚无分轻重。同一届科举之人论罪,有违法理,所以跟大臣商议讨论轻重,赐死赵光祖,金净、金湜、金絿等人发配到绝地岛屿安置,尹自任、奇遵、朴世熹、朴熏则流放到极远蛮荒之地。”【史臣定论说道:“台谏官员讨论赵光祖的人,如同水那样深得很,每天都发从未发过的话,以至于赐死啊。主上(中宗)自从即位之后,台谏官员讨论他人罪行,有时候要过于苛责严厉,主上(中宗)必定怪罪改正过来,从来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诛杀过什么人。如今台谏官员问罪,也对于赵光祖,没有加重罪行的出发,而忽然有这样的教旨,会不会是揣测当时讨论焦点才会有这样做啊?从前亲昵对待(赵光祖)随侍左右,接连不断给予恩宠待遇,情意如同父子至亲一般亲密无间,但一朝变故发生,严厉治罪不肯饶恕,如今杀他(赵光祖),又出于独断完全没有丝毫怜惜恻隐之心,与从前眷顾专注恩宠相待,如同是出于两位不同的君主啊。”】【史臣定论又说道:“(对)赵光祖的死,郑光弼最为悲伤思念不断,虽然是南衮(这样的人),也是甚为叹息啊。成世昌梦见赵光祖如生前那样,作诗对成世昌说:‘日落天如墨,山深谷似云。君臣千载义,怊怅一孤坟。’(日落后天色如墨一般黑,山谷深邃如云彩一样。君臣千年恩义,忧伤惆怅地化为孤坟一座。)听到(这话)的人没有不怜惜的,甚至有悄然落泪的人。然而当时讨论认为成世昌轻率传播(这种说法)并不可取。赵光祖,温和优雅从容,在贬谪时虽然是对小厮杂役,都是以诚意对待,且从来没有过愤慨遗憾的话,人们都敬重爱戴他。到义禁府都事柳渰,带着赐死的命令来找他,赵光祖知道命令自言自语说:‘我肯定是罪人啊’坐在地上,因此发问说:‘怎么会有赐死的命令,却没有赐死的文字呢?’柳渰出示小纸条给他看,赵光祖说:‘我曾在士大夫之列,如今赐死,岂能只因为一张小纸片,就相信都事(这个人),而下令杀我啊?如果不是都事的话,似乎都不能相信啊。’还认为柳渰肯定是不会欺骗他。赵光祖的意思,(是)怀疑主上(中宗)不知道这件事,而是嫉妒赵光祖的人,从中作梗。因而询问谁是政丞,沈贞如今为什么级别的官员,柳渰据实已告,赵光祖说:‘然而我死这件事肯定没疑问了。’就认为是嫉妒自己的人,都在任上,必然要杀死他没错了。又问道:‘朝廷认为我这样的人怎么样?’柳渰回答说:‘似乎有人认为是好像王莽改制那样的说法啊。’光祖笑着说:‘王莽是为个人私利呢。有命就会死,(我)还需要一点时间,是不是可以?但不会拖到第二天,(你看)怎么样?我打算写信,送去家里,而且有吩咐处理的事情,等我处理完再执行怎么样?’柳渰同意了。光祖立刻入内,从容写信抒发想法,又写诗抒发自己的感想:‘爱君如爱父,忧国如忧家。白日临下土,昭昭照丹衷。’(敬爱君主如同爱自己的父亲,忧心国家如同忧虑自己家。在要死去的这一天,丹心赤诚可比日月。)而且还嘱托住处的人说道:‘我死后用的棺材要薄一些,不要又厚又重的那种。路远难送回去。’(赵光祖)屡次从屋内缝隙窥看外间情况,是为察觉变故来着。写完信吩咐完毕,于是加热毒酒,喝了不少才死去。听到这件事的人没有不哭泣流泪的。(赵光祖)初到绫城,县里的倅役送来送官僮数人,下令提供给(他)去做洒水扫除这些事,到他快死的时候,(都对他们)各人致以殷切诚意的问候。而且招来(房屋)主人说道:‘我住在您的房子里,还打算有所报答,但是报答还没做到,反而让您见到凶险变故,所以虽然死去但还是有遗憾啊。’僮仆与主人,悲痛之情无法自持,哭泣流泪打湿了衣襟,很久都不吃肉,如今提到赵光祖,还是会流泪啊。"】【史臣定论又说道:“当时说这话的人,有确定的说法,不会有什么不同之处,然而有时也有会为(赵光祖)平反说法的人,沈贞这样的人也表示不做的太过分,似乎没有严苛惩戒的意思,但是阿谀奉承的人争相发言,每天都出新说法,最终到了必须杀掉赵光祖的程度。比如赵琛,在赵光祖等人未曾败落时,虽然不同意(他的说法),但没有抨击过他,但到他担任正言以后,论及治罪如同仇家,指出错误寻找问题,而从中陷害的人,如同沈贞这样的人,也是太过分了。然而却因此得以仕途显达。最初庆世仁,搬去跟赵琛做邻居,赵琛知道庆世仁是被当时流派看重的人,于是特地结交,让他满意喜欢。庆世仁也接受这份好意,还曾经给过赵琛不少好评,几近发迹的样子,才会有这样的变故。这种反复无常的样子就是这样的。"】【史臣定论又说道:“(赵光祖)谨慎中庸地担任兵使,刑罚简要令人信服,军民都畏惧仰慕他,庆兴年饥荒,授予营地提供(粮食)赈灾应对饥荒,使得饥民不至流离失所。”】以上记录为中宗李怿下令要杀赵光祖相关记录的全文。该记录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君主下令的原话,说明对赵光祖以及相关人员的处罚决定,将赵光祖赐死,其余人等一律或发配或流放,尽速处理;第二部分为记录该项事务的史官特地为说明该事件所做的背景解释,文中直斥中宗李怿决意要杀赵光祖的态度为“如出二君焉”,这是较为婉转的说法,实际就是在说国王的态度与先前判若两人,已经是用意委婉地在说此人反复无常;第三部分记录了众人对于赵光祖的基本态度,在赵光祖死后的悲痛态度,以及赵光祖忠君爱国的正直行为,特别详细记录了赵光祖死前的情况,意在说明赵光祖为人忠直刚正,品德美好,处处为人着想,是难得的忠臣孝子;第四部分则清楚列举对赵光祖恶意留难的一干人等,也为倒赵人士专门拉了一个清单,列示其恶劣言行,还专门分析了君主李怿对待赵光祖的前后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需要的时候对赵光祖多有照顾,态度亲密,反感的时候亲自下令赐死,态度坚决,完全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此为中宗李怿定论为:“其反复无状如此”,直言此君反复无常;最后一部分则提到政绩,但话语不多,寥寥数言,不为评功摆好,也只是为记录在案。对照以上记录,再参照本剧相关剧情看来,赵光祖的死因已然明确。作为被谋反重臣拱上位的君主,没有人比李怿更清楚引发众臣不满之后密谋造反以后,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要问后果,他那位被废位的兄长燕山君李㦕就是榜样,不仅全家被害,而且死状凄惨。其实,中宗李怿决意要杀赵光祖,原是因为赵光祖犯了君主的大忌讳:在篡位君主座前行谋反之事,结果必然是有谋反之心者必除之而后快。对照本剧相关剧情而言,赐诗泄露,原本只是小事,却演变成了祸患:为借刻刀而来的师任堂在父亲书房中见到了这首诗,询问出处,父亲支吾以对,于是记在心里。在亲眼目睹流民惨状之后,描摹水月观音图,画像边默写如此诗句,之后作为礼物,将自带的橘子和画一起送给流民小女孩。未曾想此后这孩子因为饥饿又未懂事,趁着官商闵征衡带着领议政尹殷輔独子前来寺庙饮宴之时,跑来拿走了对方的橘子,可是孩子手边的画卷上写有乙亥二字,刺激了罹患精神疾病的尹公子,为己引来杀身之祸。由于孩子无辜被害,引发流民不满,闵征衡为掩盖罪行,也为灭口,四处追杀懂得画画之人,这才引发了云幈寺内的屠戮祸端。就师任堂而言,她义助流民之女本是善事,然而不妥之处在于,年少时的师任堂不知进退,也不会掂量礼物的轻重,送的竟然是御赐的贡桔,还有高丽纸上所画的观音大士图,题了父亲书房内看到的诗句,诗为御赐,墨宝来自御赐龙媒墨,贡桔来自未婚夫李岒所赠,都是御用之物,这才为还不懂事的小女孩贪玩好吃带来了理由:既然好心的小姐姐可随意赠送,那么墨宝和橘子就是可任取之物。没曾想被善观风向的闵征衡瞅出端倪,这才起了杀心。闵征衡的理由也非常清楚:想要掩盖尹公子的罪行,继续讨好领议政大人,就必须为这一场屠戮找到借口,乙亥之词就是根由,况且,流民之女哪里来的剥食贡桔的习惯,又如何会取得御用墨宝?这并非常人所为,这才起了这一场弥天大祸。云幈寺祸患整个事件,究其原因看似是因为师任堂年少无知所为,流民之女虽不是她所杀,却是因她而死,她的不慎言行也为自己和家门甚至是父亲带来杀身大祸,最终父亲要以生命来保全女儿和族人的安危,而她自己则付出了舍弃终生幸福的代价,不得已低就,匆忙嫁予懈怠书生李元秀,但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中宗李怿既懦弱又残忍,既优柔寡断又毫不容情这种反复无常的个性所致,这是一位无法坚定心意,也毫无担当,怕死怕到无以复加的憋屈人,在李朝列王窝囊排行榜中绝对可入前三甲,婚事破局也预示着日后中年师任堂在与李岒重逢后,再见中宗李怿及权臣闵征衡,还将再度引发种种事端,因为引起当年祸患的天时地利人和都还在,时间过去,众位主人公仍健在,虽然更加成熟世故,但环境并未改变,矛盾斗争只会愈加尖锐,不会消失。本篇最后,再来回答另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旧书摊上找到的日记是李岒写的?我还觉得旧书摊上的那本应该是师任堂的,因为那是印章痕迹,师任堂才会刻章,李岒是不行的。”从之后剧情明示的细节看来,金石篆刻的确是师任堂的爱好,而且少女时的师任堂甚至把篆刻当做成是消遣娱乐,甚至是表达感情的方式,这样推断,也不为过,但旧时欧洲贵族家庭往往都有家族徽章或是相关图案的火漆封印,将之盖在主人公在欧洲居住时写就的日志上也能说得过去。不过,若是推定旧书摊上的日记是师任堂所写,就意味着另一种可能性:师任堂与李岒一同来到了意大利托斯卡纳,甚至共同生活,否则不可能在自己的日记封面上留下这样的印章。核对剧情相关细节可知:徐智允所见的日记边角印章记上不仅有建筑物图样,还有房屋名称,若非熟悉该国语言和风土人情,不可能制作出这样的印章。如此一来,这就意味着对剧情走向的另一种大胆假设:师任堂申氏并未在1551年病故,而是舍弃家人和孩子,跟随深爱的宗室子弟李岒来到意大利定居,并参与文艺复兴运动,成为在欧洲隐居的世外高人。…………这可能吗?往后看。不过,以剧情所见,确是天意难测。当少女师任堂幸福地微笑着跑入父亲的书房内,想借用刻刀,看到房内诗句之时,她并未曾想到她这一见,带来的竟然是家门惨祸和婚事破局之痛,而那刻刀刻成的比翼鸟图章,原本打算在成婚之日由新郎再刻就另一枚,由于婚事未成,最终也只能完成一半,永久地成为一个半圆,留在描摹中年师任堂幽静之美,端雅身姿的美人图之上,成为遗憾的印记。无法实现的爱情,在诡异多变的爱情面前,终究只是一个记号而已,为记录缺失与伤痛而存在的印记。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XYXHQC.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