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理想之家

理想之家

评分:
3.0 较差

分类:电影 美国 2018

简介: 保罗·路德联手史蒂夫·库根出演喜剧《理想之家》(AnIdealHome,暂译)。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理想之家平庸的剧本与同性元素在欧美影视中的新常态分集剧情

先吐槽一下它平庸而俗套的剧情,从开头就可以猜到结尾,2018年居然还有人拍这种流水线作品,除了同性家庭外毫无亮点。与其剧本大体上一模一样的十年前瑞典电影《养子十五岁》则是拍出了新意,相比之下可以把《理想之家》甩出几条街了。作为男主之一的Paul患有焦虑症,无时不刻都在板着脸生气、嘶吼,电影也没有深入他的焦虑症的症结,导致形象非常单薄,完全无法让观众爱上。笑点非常尴尬,完全对接不上。小男孩的性格转变缺乏说服力,造成他性格问题的根源只是浅浅带过,并无深挖,就只是和两个男主玩着玩着性格就又阴翳转为开朗?这么随便的吗?男孩父亲这个角色的设置则是画蛇添足。电影中男孩的爷爷既没有反思自己曾经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没有与儿子和解。将男孩父亲在影片开头设定为意外死亡反而能让整部电影的剧情顺畅许多。但总的来说整部电影的完成度还是很高,起码将一个故事讲得完整,这点是国内绝大多数电影都无法做到的,可以猜到导演应该是受过完整电影教育的学院派导演。除此之外摄影也赏心悦目。对NewMexico风土人情的描绘很接地气。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现LGBT元素的欧美影视越来越将LGBT常态化。比如典型美式青春片《爱你,西蒙》,比如完全可以把男主换成直男或者直女或者拉拉的悬疑英剧《伦敦间谍》,比如完全可以用异性couple替换的《性爱自修室》、《解除好友2:暗网》、《黑客军团》等影视里的同志couple配角。然而在这种标士着进步的新常态之下,也有不少人语带嘲讽地指责这种现象是政治正确、矫枉过正。「欧美影视里现在总有几个因政治正确而加上去的同性恋」此类评论也很常见。但究竟是「电影人物构成(包括且不限于性少数、少数族裔)越来越贴近现实、自然地展现社会中本就存在且随处可见的群体」是不正常的,还是「电影中不得出现任何同性元素(如《寻找罗麦》),引进的电影删减掉所有同性元素(如《波西米亚狂想曲》),翻拍的电影必须改掉同性元素(如翻拍自《完美陌生人》的《手机狂响》)」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呢?孰是孰非还不明显吗?一个主流zz倾向容易在短时间内不断改变的社会,实则多数人都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立场的巨婴,轻易就能被舆论引导,并沾沾自喜地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白左、屁股决定脑袋、何不食肉糜、圣母、皿煮(常用来嘲讽“民主”的谐音自创词)、中华田园女权(对女权主义的污名化常用词)、黑命贵(用于嘲讽美国黑人维权组织BlackLivesMatter,常见于知乎上的种族主义者所发表言论)」等对于讨论毫无帮助的标签词句张口就来并自我感觉良好,真是悲哉哀哉而不自知。总结:整部电影比较适合想和男友看电影打发时间但又不想看太调动情绪或费脑细胞电影的时候看。另外,大胡子Paul和RickyMartin太像了吧!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XYXHQC.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