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视觉

视觉

评分:
6.0 还行

分类:电影 法国 2018

简介: 法国著名女星朱丽叶·比诺什加盟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的新片《视觉》(Vision),影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视觉只知庆贺《小偷家族》,怎能忘了《视觉》分集剧情

2018年对于日本电影,是大丰收的一年。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不负众望,勇夺“金棕榈”大奖。滨口龙介的《夜以继日》在先前没有任何平行单元经验的情况下直接杀入戛纳主竞赛并被认为代表了“日本映画的第三黄金时代的到来”。(日本殿堂级影评人莲实重彦语)还有小成本电影《摄影机不要停!》狂收票房,引爆网络热议。其他的如《菊与断头台》《你的鸟儿会唱歌》《孤狼之血》……都颇受好评。这些都在说明日本电影在去年的全面爆发。但在一众好片中,有一部电影却被莫名忽视了。不仅各大电影节无情抛弃它,而且在出资源后很长时间内也没有汉语字幕诞生。这就是河濑直美的《视觉》。《视觉》1.对于普通影迷来说,河濑直美这个名字略微有些陌生。但如果我说,河濑直美在日本影坛的地位与是枝裕和相当,恐怕你会肃然起劲。河濑直美早年的风光并不比是枝裕和逊色。她自一开始便是戛纳电影节的宠儿。处女作《萌之朱雀》(1997)即入围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摄影机奖”。其后几乎所有长片都在戛纳电影节参加竞赛,故有“戛纳嫡系女儿”之称。2007年的《殡之森》获得戛纳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沙罗双树》(2003)、《朱花之月》(2011)、《第二扇窗》(2014)、《光》(2017)等都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而是枝裕和直到2011年的《距离》才入围戛纳。只不过近年来河濑直美越走越偏,才被以“有如走路的速度”前进的是枝裕和狠狠甩在后面。如果按以往作品的入围逻辑,《视觉》(2018)也该顺利入围戛纳才是。而且河濑直美还特意提前把电影的上映时间定在戛纳电影节结束之后。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电影要去走戛纳的。结果悲催的是,正当所有影迷都在河濑直美再次光临戛纳,最后片单里却没有《视觉》的身影。从影二十余年,河濑直美第一次被戛纳电影节拒绝,“戛纳嫡亲女儿”的荣光不再。而这个预留的日本电影名额似乎给了滨口龙介的《夜以继日》。最后《视觉》只能酸溜溜地去了西班牙的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与杨幂主演的《宝贝儿》同台竞技,不知道是安慰,还是讽刺。2.《视觉》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一位法国女作家不远千里来到日本的奈良,寻找一种叫“幻愿”的圣草,在寻找圣草的过程中与当地人展开了一段跨越文化与语言的奇幻故事。电影的卡司阵容可谓豪华。法国国宝级女星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片中的女作家,这可以看成是比诺什在世界范围内“收割”大牌导演的又一项成功案例。男主角由永濑正敏主演,这不是永濑正敏第一次主演河濑直美的电影了。河濑直美的前两部作品《澄沙之味》(2015)和《光》(2017)的男主角都由永濑正敏。《视觉》继续河濑直美关于“自然与人”这个主题的思考,但这次不再只限于对日常生活的细腻呈现上。《视觉》启用了不同文化交流与碰撞的主题,还涉及民间玄幻的东西,甚至可以说带着科幻元素。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女作家跑到奈良寻找的圣草是一种997年才长一次的植物,这种圣草有创造一切和毁灭一切的能力。虽然直到电影结束,观众都没有被告知这种圣草是从何而来,是来自于日本民间传说,还是河濑直美自己构想的?整部电影自始至终都在展示奇观化的景观,语焉不详,看得人颇为困惑。时不时地,便会从角色口中听到各种“智慧金句”,什么“幸福只在心中“,什么“生命发展太迅速,就会自取灭亡”,什么“人类大脑遗传争强好胜的基因”,什么”战争恶行之有人类才能做出”……演员不像是生活中的人,虽然场景极度生活化;而像是导演自己想法的传声器。不过,熟悉河濑直美电影的观众对此应该不会太感违和,这已然成为河濑直美个人的影像风格。当她可以很好地克制住自己表达宏大主题欲望的时候,电影往往呈现出精妙的质感。而当她一个劲想把道理讲给观众听的时候,电影很可能就奔溃了。这就是河濑直美近年来越来越走向歧途的原因,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创作焦虑。河濑直美越来越有“日本安妮宝贝”的特质,一个劲地表现灵修成果。(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这或许是戛纳电影节拒绝《视觉》的重要原因。确实,整部电影在制作上精致唯美,但在叙事和表达上有很大的问题。将其当做奈良的风格宣传片是极好的,电影里有极端唯美的森林、湖景,隧道、逆光……这些都是河濑直美电影中的必备元素,逆光剪影下生命的状态,再让演员说几句人生台词,颇有点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力克的风格呢。还别说,《视觉》真的像《生命之树》,自然景观、人生困惑、生命哲理……但质量上就差远了。河濑直美在《视觉》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让人无法认同。比诺什主演的法国女人极度痴迷于日本的文化和风光,似乎为日本的一切东西都感到着迷。电影里有一幕是她在森林,感受阳光从树叶缝隙照下来的光亮,感受风的吹动,在这种情况下,她竟然感动到落泪了,并且说出一句金句——“幸福只在心中”。这完全可以当做河濑直美近年创作的范本:森林、逆光、人生哲理。还有男女男主刚相识不久,都没弄清彼此的个性,马上就滚床单了,让人无法理解。整部电影充斥了如此这般华而不实的场景,让人感到审美疲劳。如果只是中间穿插几个风光镜头,那是相当好的。可一个劲地向观众投喂教科书般的人像摄影,试问谁受得了啊?而且电影里还出现了极为夸张的一幕。那是当地眼瞎的老妇人在旋风中飞舞,从而飘落圣草“幻愿”的一幕。如果单独拎出来看,还以为是哪部中国古装奇幻电影才有的场景呢。至于河濑直美为何设计这样的镜头,如果仅仅为了表现“天人和一”的生命状态,实在说不过去。3.河濑直美的电影并非向来如此,早年的作品在表达上相当克制。在拍出处女作《萌之朱雀》之前,河濑直美已经拍过大量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都是一些主观的“私人影像”,围绕着河濑直美的个人生活。拍摄的地方是她从小生活的奈良,从小便走遍的深山老林;对象是她的“祖母”。河濑直美幼时父母离婚,她由祖父的姐姐养育长大,河濑直美叫她“祖母”。这段成长经历对河濑直美是极为深刻的,老年的主题贯穿在河濑直美创作生涯的始终。另一段同样重要的经历是她第一个孩子的诞生。河濑直美将自己怀孕的经历拍成了一部32分钟的纪录短片,叫《垂乳女》(古日语“母亲”的意思),并在短片中加入两年前河濑直美“祖母”的生活片段。整部作品极为私人化,极为真实动人。“祖母”的老去,孩子的诞生,这两段经历让“死与生“成了河濑直美电影中始终表现的主题。比如《澄沙之味》(2015)的最后是了悟生死的耄耋老者的视角,因此之故,河濑直美式的“说教”才可以忍受。或者《殡之森》(2007)中夭折孩子的视角,手持特写的微晃镜头流露着无知与新奇。河濑直美通过在学校拍摄纪录短片,发现了15mm摄影机的魅力,并迸发出创作激情。这种激情与祖母的爱相调和,让河濑直美拍摄了大量的日常生活影像。在早期的这些纪录短片中,河濑直美展示了自己具有的构造影像质感的天然灵气,这种灵气与她从小在奈良(日本历史与文化重要发祥地)是分不开的。在晨昏晓暮的氤氲气氛中,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在大自然的神秘面前,河濑直美对影像有了一种直觉,一种可以称为“微观感知”东西。在后期的剧情片中,河濑直美对于摄影机的使用延续了出现于早期纪录片中手持微晃镜头的直接感知,就像一只手在不断抚弄影像。这一手法的产生一方面因为这些纪录片限于8mm手持摄影机的运用,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河濑直美对影像风格的直觉。这是让人惊讶的,在90年代的纪录片中,河濑直美已经找到了延续至今的影像风格,这种风格借助于对物像手持微晃的感知,来完成有关“向死而生”的主题。4.开头提到“日本映画的第三黄金时代”正在到来,如果这句话被证实的话,那么河濑直美代表的正是日本映画的第二个黄金时代。至于第一个黄金时代是什么时候,我想恐怕都不必说了吧。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等巨匠创造了日本映画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而且是无可超越的。而第二个黄金时代发生在90年代,比河濑直美早一点出道的是北野武,被誉为是黑泽明的接班人。然后是河濑直美和是枝裕和,当代日本电影的双子星座,基本上在同一时期出道。这批电影人再次将日本电影推向世界,日本电影在经历七八十时代的衰落后再次迎来巅峰。河濑直美作为女性导演,不说在日本的影响力,即便放置在世界影坛,也是极为重要的。她的电影是女性主义电影的代表,以其细腻、深度而著名。河濑直美对奈良这个出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不仅在奈良出版免费的社区报纸,而且每年举办奈良国际电影节,邀请世界各地的导演到奈良参加竞赛或展映自己的作品。并且,河濑直美每年会在电影节获奖名单中选出一位导演,以制片人的身份帮其制作电影。可以发现,贾樟柯的举动(办平遥国际电影展,扶持青年导演)和河濑直美很像,两人是很好的朋友。去年,中国导演鹏飞(《米花之味》)获得了这个名额,其新片《再见奈良》(暂定名)正在前期制作之中。鹏飞和河濑直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XYXHQC.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